馬蜂(膜翅目胡蜂科動物)

馬蜂(膜翅目胡蜂科動物)

馬蜂(膜翅目胡蜂科動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膜翅目胡蜂科動物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校長

馬蜂,學名“胡蜂”,又稱為“螞蜂”或“黃蜂”。體大身長毒性也大,膜翅目(Hymenoptera)細腰亞目(Apocrita,過去稱為針尾亞目(Aculeata〕)內除蜜蜂類及螞蟻類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蟲。是一種分布廣泛、種類繁多、飛翔迅速的昆蟲。屬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干擾時,會群起攻擊,可以致人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馬蜂通常用浸軟的似紙漿般的木漿造巢,食取動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基本介紹

中文學名:胡蜂別稱:胡蜂、螞蜂;紅紙包腰、鬼頭暈界:動物界門:節肢動物門 綱:昆蟲綱 亞綱:有翅亞綱目:膜翅目亞目:細腰亞目科:胡蜂科亞科:馬蜂亞科分布區域:分布於溫帶及熱帶地區。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生長繁殖,種群分布,特性危害,危害表現,襲人原因,控制方法,預防措施,緊急處理,利用價值,食用,藥用,農業生產,養殖技術,飼養設備,防禦敵害,防冶田間害蟲,

外形特徵黃蜂的口器為咀嚼式,觸角具12或13節。通常有翅,胸腹之間以纖細的 “腰” 相連,腹部具可怕的螫刺。成蟲主要以花蜜為食,但幼蟲以母體提供的昆蟲為食。已知有20000多種,絕大部分為獨棲,社會性的黃蜂僅限於胡蜂超科(Vespoidea)胡蜂科(Vespidae)的約1000種,還包括大胡蜂及黃衣小胡蜂類。這些種類與蛛蜂科(Pompilidae,同屬胡蜂超科)種類和其他黃蜂類的不同之處是休息時其翅縱向摺疊。黃蜂成蟲時期的身體外觀亦具有昆蟲的標準特徵,包括頭部、胸部、腹部、三對腳和一對觸角;同時,它的單眼、複眼與翅膀,也是多數昆蟲共有的特徵;此外,腹部尾端內隱藏了一支退化的輸卵管,即有毒蜂針。成蟲體多呈黑、黃、棕三色相間,或為單一色。具大小不同的刻點或光滑。茸毛一般較短。足較長。翅發達,飛翔迅速。靜止前翅縱折,覆蓋身體背面。口器發達,上顎較粗壯。雄蜂腹部7節,無螫針。雌蜂腹部6節,末端有由產卵器形成的螫針,上連毒囊,分泌毒液,毒力較強。蛹為離蛹,黃白色,顏色隨齡期而加深。頭、胸、腹分明,主要器官均明顯可見。很多蜾蠃以蛹越冬。幼蟲梭形,白色,無足。體分13節。毒素和螫針:胡蜂的毒素分溶血毒和神經毒2類,可引起人的肝、腎等臟器的功能衰竭,特別是蜇到人血管上有生命之憂,對過敏體質的人尤其危險。胡蜂毒刺上無毒腺蓋,可對人發動多次襲擊或蜇刺人。生活習性黃蜂為有社會性行為的昆蟲類群。蜾蠃科的種類平時無巢,營自由生活,在產卵時,由雌蜂築一泥室或選擇合適的竹管,產卵其中,同時貯藏在捕來之後經螫刺麻醉的其他類昆蟲的幼蟲或蜘蛛。一室一卵,分別封口,由卵孵出的幼蟲取食所貯存的獵物。化蛹和羽化成蜂以後,即咬破巢口飛出。其他種類的胡蜂一生營巢而居。蜂群中有後蜂、職蜂(或稱工蜂)(雌性)和雄蜂的區別。後蜂為前一年秋後與雄蜂交配受精的雌蜂,它們把精子貯存在貯精囊中,到該年分次使用。雄蜂在交配後不久即死亡。天漸冷時,受精雌蜂紛紛離巢尋覓牆縫、草垛等避風場所,抱團越冬。翌年春季,存活的雌蜂散團外出分別活動,自行尋找適宜場所建巢產卵。它們所產的受精卵形成雌蜂,未受精卵形成雄蜂。由於職蜂增多,蜂巢逐漸擴大。職蜂負責築巢和飼育幼蟲。中國中部地區每年有3次發生高峰。秋後,巢中的雄蜂約占總數的1/3,為一年中雄蜂最多的時期。一般氣溫在12~13℃時,胡蜂出蟄活動,16~18℃時開始築巢,秋後氣溫降至6~10℃時越冬。春季中午氣溫高時活動最勤,夏季中午炎熱,常暫停活動。晚間歸巢不動。有喜光習性。風力在3級以上時停止活動。相對溫度在60~70%時最適於活動,雨天停止外出。胡蜂嗜食甜性物質。在500米範圍內,胡蜂可明確辨認方向,順利返巢,超過500米則常迷途忘返。馬蜂亞科和胡蜂亞科的胡蜂所建立的蜂巢是用紙漿所造成的,而非蜂蠟。在這一點上,它與蜜蜂及其他胡蜂有所不同。生長繁殖黃蜂屬於完全變態的動物,一生經歷四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每個階段的身體外觀都不同。卵常呈橢圓形、白色、光滑、在每個巢室中有1枚,其基部有一絲質柄固著,直至孵出幼蟲,即使窩巢是倒吊的也不至於摔落,並且由工蜂負責餵食,待發育成熟時身軀由晶瑩剔透逐漸轉為明黃色,接著在穴口封上一層薄繭並化成蛹,等到羽化為成蟲後就破繭而出,從卵到羽化只需要二到三星期的時間。幼蟲階段是以其他小蟲為食,尤其是毛毛蟲。蜾蠃類幼蟲在親代成蜂構築的封閉巢內,以親代貯存的被麻醉的其他昆蟲為食。其他類胡蜂的幼蟲在巢中由成蜂飼餵嚼爛的其他類昆蟲,幼蟲食後常分泌一種成蜂喜食的液體。在幼蟲消化道的中腸端部,由圍食膜形成一個封閉囊,不與排泄孔相通。排泄物貯在此囊中,於體內呈游離狀。化蛹以後,此囊乾硬變黑,隨蛻皮一起脫去。種群分布本總科昆蟲通稱胡蜂,俗名黃蜂。全世界約有1.5萬種,已知5000種以上。中國記載200種,分布甚廣。為捕食性蜂類。是膜翅目細腰亞目針尾部的1總科,蜂家族的一員;一種體壁堅厚,光滑少毛,靜止時前翅縱折,具螫針的蜂類。獨棲性的黃蜂分布於腫腿蜂總科(Bethyloidea)、土蜂總科(Scolioidea)和泥蜂總科(Sphecoidea)以及蛛峰科。大多數獨棲性的種類建造單獨的巢,巢內放入被持久麻痹的昆蟲及蜘蛛。雌黃蜂在每個巢室內產一枚卵,幼蟲孵出後即以巢內貯備的昆蟲或蜘蛛為食,直至成熟為止。絕大多數獨棲性黃蜂在地面營巢,在土壤中挖一隧道並產卵於其中。但泥蜂超科泥蜂科(Sphecidae)的種類(稱為細腰蜂)具有與其他種類不同的習性,有的種營巢於多髓的樹木莖中或以泥築巢。蛛蜂通常在朽木或岩縫中營巢,並將蜘蛛螫昏置入巢內。胡蜂科蜾蠃亞科(Eumeninae)的種類俗稱陶工黃蜂(potterwasp)或瓦工黃蜂(masonwasp),以泥築成花瓶狀或水缸狀的巢,可附在小樹枝或其他物體之上。胡蜂科的社會性黃蜂是最著名的黃蜂種類之一。大部分屬於胡蜂亞科(Vespinae)及長腳黃蜂亞科(Polistinae)。其群體中有3個級型的個體︰1至數隻蜂王、少數幾隻雄蜂及不育的雌蜂——工蜂。蜂王是能育的雌體,在春季築一小巢,產卵於其中,卵孵化成幼蟲發育為工蜂,從而開始建立一個群體。工蜂咀嚼吞下乾燥的植物材料(通常為木質),又將其回吐出,並與唾液混合,用以構成紙樣的巢,巢越築越大。其巢由一層至數層垂直排列的巢室組成,開口向下。巢見於土壤中的腔穴內、樹幹中,或掛於樹葉、枝條或屋檐下。北半球溫帶地區最為人熟知的社會性黃蜂是長腳黃蜂屬(Polistes)、大胡蜂屬(Vespa)和小胡蜂屬(Vespula)的種類;許多種體型大,富攻擊性,並具可怕的螫刺。一些小胡蜂屬的種類稱為“黃衣胡蜂”,因其腹部有黃黑相間的條紋。而大胡蜂屬和小胡蜂屬的另一些種稱為“大黃蜂”(hornet),體色多為黑色,面、胸及腹部尖端有淺黃色班點。有4個重要的獨棲黃蜂類群為寄生性,並不營巢,這些類群是腫腿蜂超科青蜂科(Chrysididae)的杜鵑黃蜂和土蜂超科臀溝土蜂科(Tiphiidae)的臀溝土蜂、土蜂科(Scoliidae)的土蜂及蟻蜂科(Mutillidae)的蟻蜂。杜鵑黃蜂多呈鮮豔的綠色或藍色,具金屬光澤,將卵產於獨棲的黃蜂和其他蜂類的巢中,幼蟲從卵中孵出後以這些黃蜂或其他蜂類的幼蟲為食或取食後者的親體所準備的食物。黃蜂

特性危害危害表現毒性:黃蜂毒液的主要成分為組胺、五羥色胺、緩激肽、透明質酸酶等,毒液呈鹼性,易被酸性溶液中和。毒液有致溶血、出血和神經毒作用,能損害心肌、腎小管和腎小球,尤易損害近曲腎小管,也可引起過敏反應。中毒表現:被黃蜂螫後,受螫皮膚立刻紅腫、疼痛,甚至出現瘀點和皮膚壞死;眼睛被螫時疼痛劇烈,流淚,紅腫,可以發生角膜潰瘍。全身症狀有頭暈、頭痛、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血壓升高等,以上症狀一般在數小時至數天內消失。嚴重者可有嗜睡、全身水腫、少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腎功能衰竭和休克,甚至死亡。部分對蜂毒過敏者可表現為蕁麻疹、過敏性休克等。襲人原因1、氣候由於氣候變暖,特別是冬季平均溫度升高,使越冬胡蜂數量增加。安康境內目前大約有12-15萬個蜂巢(平均每縣區約2萬個)。2、生態林地面積的增加,昆蟲種群數量增加,為胡蜂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同時營造的大面積的經濟林如柿子、梨、杏等,為胡蜂取水提供了便利;胡蜂喜食蜜源性食物,數據顯示,油菜推廣率最高的紫陽縣受胡蜂危害最為嚴重。3、人為傷亡人中絕大多數是主動攻擊蜂巢時遭到報復;使用的化妝品中有與胡蜂信息素近似的成分;飲酒的人易受到胡蜂的攻擊。控制方法1、藥物熏殺:春季是胡蜂開始建巢活動的重要時期,要重視抓住這時只有少量越冬蜂(每1隻蜂建1巢)、“葫蘆包”還較小的有利時機,在城鎮周圍、道路兩端、遊憩林區、登山路徑等區域進行普查,及時發現建巢活動,要在小巢期或摘除小巢銷毀或用布條、毛巾沾上農藥掛在小巢上熏殺。2、適時摘巢:先用殺蟲劑噴射蜂巢出口和巢外蜂群,隨後用編織袋套住蜂巢快速紮緊袋口,然後摘除蜂巢,蜂巢連袋投入水中或澆上汽油用火燒掉。摘巢時間應在晚上或雨天進行。3、用高壓水槍除蜂、或者火攻:建在高處人員難以達到的蜂巢,用高壓水槍瞄準蜂巢噴射,將蜂巢打碎。也可在長竹竿一端紮上浸過燃油的廢舊棉花,點燃後伸到蜂巢邊燒毀蜂巢。事先需疏散周圍民眾,注意防火。黃蜂4、焚毀蜂群:深秋季節,當氣溫降低至15度時胡蜂就開始離巢,遷居至石洞、草堆等比較溫暖處去避寒,常數百隻聚攏抱成一團,抵禦寒冷。發現蜂群可用火焚燒。5、引誘捕殺:胡蜂有造巢取水的特點,於蜂取水的地方,可人工挖掘水坑或放置盛水器皿,加入農藥,當胡蜂吸水時即會中毒死亡。同時要注意人畜飲水安全。6、屍體捕殺:胡蜂不但喜食蜜蜂,也咬食同類的屍體,利用這一習性,在它撲食屍體時,用木拍消滅。拍打時一定要對準,否則大胡蜂一拍不中就會反衝蟄人。7、攜藥毒殺:大胡蜂笨拙,可用小紗網拍輕輕按住,然後用鑷子將它夾住,將毒性較強的農藥糖液塗在胡蜂的胸部和腹部,再把它們放走。這些胡蜂回巢後,其它胡蜂就會來舔食其身上的有毒糖液,致使全巢中毒。使用福建農業大學研製的“毀巢靈”,通過“自動敷藥法”進行防治,效果顯著。捕到胡蜂后,放入100~150毫升的瓶內,瓶內預置“毀巢靈”粉劑,借胡蜂掙脫振翅的氣流,自動將藥粉均勻地敷散到蜂體各部分,打開瓶蓋放蜂回巢,即可很快污染全巢,達到毀除蜂巢的目的。8、防範法:春季至夏季在胡蜂造巢取材的牛糞中噴灑農藥。

預防措施黃蜂的預防:①注意不要驚擾胡蜂,出門戴帽子。②庭院要經常修剪樹木,翻鬆土壤,減少胡蜂築巢的機會,房前屋後避免栽種多汁植物,減少胡蜂進入宅院的機會。③不要在村莊附近養蜜蜂。黃蜂④不應在空曠地方擺放沒有掩蓋的糖類食物及飲品,以免胡蜂集結。⑤化妝品內含的化學合成物質和氣味往往模仿天然花香,容易招蜂,出行前不要飲酒、使用化妝品。⑥胡蜂是色盲,零星幾隻蜂在身邊飛舞騷擾時不必理會;蜂停落在頭上、肩上時,輕輕抖落即可,不要拍打。⑦被蜂群攻擊,應儘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可蹲伏不動,不要迅速奔跑,更不要反覆扑打。⑧野外作業時應觀察周邊環境,避免驚擾蜂巢,在胡蜂分布密集區作業要穿深色長衣褲防護。⑨野外調查時如遇見單飛的胡蜂在周圍盤旋,表示你已接近它的警戒範圍,絕不要揮趕或騷擾它,也不要距離很近觀察胡蜂,要儘快離開,以免它發出訊息招來群蜂攻擊。⑩ 在人類活動區附近發現胡蜂巢穴,沒有完善的防護裝備切勿自行摘巢,報告消防部門處理。野外作業人員應隨身攜帶急救藥品(如蛇藥、息斯敏等)。緊急處理黃蜂腹部毒針刺入皮膚即注入毒液。中毒後引起局部組織壞死,過敏性體質的人可引起急性腎功能、肝功能衰竭。若是胡蜂蜇傷,要立即檢查蜇傷處,擠出毒液,塗抹酸鹼性水中和毒液,還可塗皮炎平、南通蛇藥、七葉一枝花、半邊蓮、紫花地丁搗爛外敷,重傷可用0.1%腎上腺素0.5ml皮下注射或息斯敏等抗過敏藥物;局部劇痛者,可用0.1%利多卡因或0.5%~1%普魯卡因局部封閉。重症在傷口近心端扎止血帶,黃蜂1.輕度蜇傷,黃蜂的度顯鹼性,所以要用酸性溶液沖洗,例如食醋。另外,民間有用尿液沖洗黃蜂蜇傷的傷口的偏方,因為正常情況下人的尿液顯弱酸性,故此偏方有一定道理。注意,普通蜜蜂的毒顯酸性,處理方法正相反。2.中度可立即用手擠壓被蜇傷部位,擠出毒液,這樣可以大大減少紅腫和過敏反應,或立即用弱酸性液體洗敷被蜇處,中和蜂毒的鹼性,減弱毒性,亦可起到止痛的作用。如果有洋蔥,可以洗淨後切片在傷口上塗抹,此外還可用母乳、風油精、清涼油等去除蜂毒,切記不可用紅藥水或碘酒搽抹,那樣不但不能治療,反而會加重腫脹。如果發現被蜇傷者呼吸困難、呼吸聲音變粗、帶有喘息聲,要立即送最近的醫院急救。傷口近心端結紮止血帶,每隔15分鐘放鬆一次,結紮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儘快到醫院就診。生物防治:黃蜂的天敵——黃尾巢蛾產卵於胡蜂巢中,對胡蜂巢有破壞作用。腐臭病使胡蜂感病死亡。灰喜鵲吃胡蜂幼蟲、成蟲。利用價值食用黃蜂蛹是一種富含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食用昆蟲。它是以吸食蜂王漿、蜂蜜和花粉等發育而成的。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是一種極高檔的天然營養食品炒黃蜂子主料:黃蜂幼蟲100克。炒黃蜂子調料:料酒、精鹽、味素、白糖、蔥花、薑絲、素油。做法:將黃蜂幼蟲洗淨。油鍋燒熱,放入蔥、姜煸香,投入蜂幼蟲煸炒幾下,烹入料酒,加入精鹽、白糖,炒至蜂幼蟲熟而入味,點入味素,出鍋裝盤而成。功效:炒黃蜂幼蟲具有滋補強壯的功效,對身體虛弱、腰膝無力、陽痿遺精等病症患者有一定療效。健康人食之能強壯身體,減少疾病

藥用胡蜂成蟲、幼蟲和蜂巢可入中藥。或內服,或外敷,可治毒蟲螫咬、毒疔瘡等症。黃蜂胡蜂味甘辛,性溫,主治風濕痹痛。蜂房可作中藥材,有定痛、驅蟲、消腫解毒功效,主治驚癇、風痹、乳癰、牙痛、頑癬、癌症等。胡蜂酒有祛風除濕,治急、慢風濕痛,風濕性關節炎。胡蜂蜂毒可治療關節炎,藥用價值極高,對醫療新產品的研製和生產有著重大意義。國際市場上有20多種胡蜂蜂毒出售,其價格相當昂貴。蜂療也很有效。農業生產中國河南、山西,雲南等省採取人工輔助越冬以及人工輔助建巢和遷巢的方法,利用胡蜂防治棉花害蟲,甚有效果,而且比較經濟。在秋後捕捉雌蜂放入籠內,將籠安置在避風場所,任其抱團,到來年春季,將這些雌蜂放入田間,任其在田間周圍自然築巢。也可以在大蜂棚內提供食物、飲水和建築材料,令其在棚內建巢。在需要時,把巢移至田間,每畝3~5巢,有蜂100餘頭,即能基本控制鱗翅目害蟲的危害。由於胡蜂有歸巢習性,所以放蜂一次長期有效。其食性廣,可防治多種農林害蟲。養殖技術飼養設備(1)蜂籠。木製或用鐵紗網製成,體積約為0.03~0.04立方米,使其有充分活動的餘地。(2)蜂棚。大小視採收蜂巢的多少而定,可利用大型玻璃溫室、大型廠房或建立專用育蜂棚。蜂棚用鐵、木作支架,鐵窗紗作圍網,一般面積在100平方米左右,高2m,棚內種植玉米、大豆、棉花等易接入昆蟲生存的作物,棚的一面留有紗門。棚內要懸掛盛有蜜水、水果、瓜皮等飼料的小盤,使蜂能在放入後取食並自由活動。(3)蜂箱。用木材做成,邊長15~20cm,上下用薄木板做成蓋和底。蓋上裝有掛鈎,四周掛有紗窗,一側留有活門。飼料水果,如熟透的蘋果、桃等;水分較多的青菜;糖蜜;瓜皮等。飼養管理飼養胡蜂的關鍵問題是:冬季保護雌種蜂安全度過冬季,春季引導早築巢、多築巢。(1)採集。每年9月底10月初,胡蜂開始脫離舊巢,遷移到適宜的場所群集越冬,此時收集群蜂最為適宜。夜間用捕蟲網在群蜂的越冬處收集,養殖在蜂籠中。每個蜂籠放入300~500頭,並用黑布遮光,放在乾燥通風、不受干擾的空室內,減少活動量,促使其提前進入冬眠狀態。為避免蜂群脫巢後不易尋找,也可於9月中旬在原巢上採收,放入籠或箱中,利用群蜂向上習性,在籠底投放熟透的蘋果、桃和水分較多的青菜。中午氣溫高時,在陽光下曬3~4h,使其活動並取食,推遲休眠期,不但補充了營養,仍能使其安全越冬。胡蜂為半冬眠昆蟲,氣溫降至5℃開始抱團,氣溫越低,抱團越緊;氣溫稍高,則抱團鬆散;溫度高於7℃時,便開始散團,越冬後成活率的高低主要與抱團好壞有關,所以,在越冬期間,要經常檢查,箱籠10~15日進行1次抱團情況檢查。如果發現散團,應及時降溫,加厚遮光外套。馬蜂(2)飼養管理。第2年3月上旬氣溫回升到10℃以上,越冬蜂開始散團,在籠壁活動。此時,應立即投入蘋果、糖蜜、糖拌饃等飼料進行人工飼養,餵養至4月中旬,籠內蜂振翅活動一段時間,才可放蜂出籠,回歸大自然築巢。人工輔助築巢是在自然條件下建築蜂棚。春季氣溫恆定在13℃時,越冬胡蜂開始散團活動,可在夜間移入大棚中,輕開籠門或箱蓋,來日胡蜂即在棚內飛翔。氣溫恆定在17℃以上時,蜂開始進入築巢產卵階段,應隨時觀察,見有蜂在棚頂及四周紗網上時飛時停,應及時將蜂籠掛在棚內各處,將籠開啟一半而拴牢。於育蜂棚中僅有人工設定的蜂籠是遮光避雨、擋風的適宜築巢地點,蜂很自然地飛入籠中。只要經過短暫的適應,用足及口器在籠頂清理巢基,這時飼料盤中應添加糖蜜成分,以利於蜂建造牢固的巢柄。然後建立第1個巢室。巢室是胡蜂將口器啃嚼後的朽木及紙張等糊狀纖維物質銜入籠中,粘連在巢柄上,再稍修砌而成的,因此,要在蜂棚內放上腐朽木材,棚壁紗網上掛些廢紙條,備蜂取用。第1個巢室建好後,後蜂便在巢室近底部側壁產下1粒帶短柄的蜂卵。蜂卵孵化前,後蜂會很快在位於巢柄下第1巢室側面接圓周狀巢室,邊建邊產卵,直至卵粒依次孵化。後蜂不斷產卵,同時擔負外出覓食和飼育幼蜂的任務。巢體不斷擴大,幼蜂隨之增加,此時要特別注意飼料的供應。經過5個月的飼養管理,蜂籠中蜂巢直徑可達10CM以上,有百餘只成蜂。天氣漸冷,雌蜂產卵停止。雌蜂內的蛹將要羽化完時,宜關閉籠門,防成蜂離巢。收回蜂籠,利用夜間蜂群安靜時,將蜂籠倒放,待蜂群爬向上方離開蜂巢時,摘取蜂房,取出尚未羽化的殘蛹,掛在通風、乾燥、無鼠、無蟲處晾乾,備作藥用。蜂群旺盛時,還可提取蜂毒,藥用價值更高。

防禦敵害胡蜂的天敵種類很多,包括昆蟲、蜘蛛、鳥類及老鼠等,還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危害蜂巢最嚴重的是鱗翅目瞑蛾科的黃尾巢螟,其成蟲夜間在蜂巢上產卵,4~5D後孵化出幼蟲。幼蟲穿行於蜂巢內蜂室中,咬食胡蜂幼蟲,造成蜂巢解體,且巢螟喜夜間活動,而胡蜂白天活動,晚上伏於巢上不動,任巢螟將其卵產於蜂巢上而無動於衷。一旦巢螟入侵蜂巢,可使大量胡蜂死亡。對巢螟的預防,一是讓胡蜂將巢建在離地面較遠的位置,因為自然界的胡蜂,一般距地面近的蜂巢受巢螟危害嚴重,距地面遠的較輕;二是人工飼養箱中的胡蜂,在巢螟產卵的2~3D內,每晚將蜂箱門關上,可避免巢螟在蜂箱內產卵。幼蟲在高溫多雨季節易得腐臭病,感染後會很快發病死亡。可以將蜂箱疏散,在蜂巢上用噴霧器噴灑抗生素進行預防。此外,危害胡蜂的動物還有烏鴉、喜鵲、螞蟻、蜘蛛、壁虎等。在冬季越冬時,老鼠也會咬食成群越冬的胡蜂,這些都需要加強防範。防冶田間害蟲用馬蜂治蟲的簡易方法如下:人工越冬:由於馬蜂在自然界越冬成活率低,為保證來年蜂源需要,人工輔助其越冬,可使其成活率由不到10 %,提高到60一80 %。方法是:在秋後氣溫降至10 ℃以下,自然界蜂巢上馬蜂交配後準備離巢越冬時,用網將越冬雌蜂大量收集於帶鐵紗及活門的木箱內,一般30立方厘米可以放500頭蜂。將盛有蜂的木箱,外面罩上遮光物,放入空屋內( 勿點火加溫) 即可,如此時餵些水果、蜜水更可增加馬蜂體力。馬蜂在越冬期會在木箱內抱團進入冬眠每半月檢查1次有無鼠害等。2.建巢與放蜂:翌年春季,氣溫升到3℃時,馬蜂即開始散團活動,此時餵以蜜水幫助蜂恢復體力。建巢有兩方面,一是將蜂直接放入田間,最好在田間有適於馬蜂建巢的場所,如樹木、屋棚等,馬蜂即會選址建巢。氣溫7℃時,蜂開始建巢,由於人工越冬蜂量大增,建巢必多,自然可起到消滅害蟲的作用。另一方法是將散團越冬蜂放入溫室、蜂棚內,在其內放置有活門的蜂箱,馬蜂會飛入其內建巢,當田間需要治蟲時,將木箱活門關上,即可將蜂帶巢移于田間,可按每畝田放蜂5 巢,約有蜂150頭以七就可控制害蟲。木箱可釘於插在田間的木桿上,均勻放置於田間,放好後拉開活門,蜂即開始活動。此法使用方便,便於移動。由於蜂以巢為活動中心,故防區固定,尤適責任田使用。有些建於自然界的蜂巢,離農田較遠,需要時可人工移巢,將其放入田中。方法是用有拉開活門的蜂箱,口向蜂巢,迅速扣上,關上活門,即將巢連蜂一起鏟入箱內,然後用另一同樣蜂箱放在上面,兩箱箱門相對並同時開打箱門,由於蜂有向上爬的習性,此時蜂即全部爬入上面蜂箱,巢則落入下面木箱,隨即將有蜂木箱門關上,然後將巢固定於一空箱頂部中央,再將此箱放在上面,有蜂木箱放在下面,仍將相對的箱門拉開,蜂即爬入有巢箱內,關上箱門,即可隨意將蜂箱置於需要的田間。3.管理:當蜂箱放入田間後,要經常進行一些觀察,一般情況下蜂群會正常發育壯大,但有時會發生由於鳥類等天敵為害蜂群,或蜂群發生幼蟲腐臭病,黃尾巢螟破壞蜂巢等,以致造成空巢,此時要及時更換新蜂巢。同時,注意當地黃尾巢螟產卵期,夜間要將蜂箱門關上,即可避免黃尾巢螟晚間在蜂巢上產卵為害。需要注;意的是在田間活動時,要避免驚動蜂群,造成群飛蜇人,路過蜂巢時避免人影掠過生蜂箱,最好不要穿白色衣服。

秋後蜂巢中會出現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雄蜂,當雌雄交配後,要及時將受精雌蜂收回人工越冬,以備次年套用,如收蜂不及時,蜂會離蜂巢外出在自然界越冬,這樣越冬成活率下降,影響來年的蜂口密度。馬蜂治蟲雖有其優點和可取之處,但也有其不足之處。即在養蜂、養蠶和果園地區套用時要注意,因為馬蜂同樣會捕食蜜蜂和蠶幼蟲而造成為害。同時,馬蜂嗜食甜性物質,成熟的葡萄、蘋果、梨等果實,只要香味四溢,即會招來馬蜂咬食,造成減產。另外,馬蜂喜捕食較大的害蟲,而對蚜蟲、紅蜘蛛等則很少問津,故利用馬蜂時要注意配合其它天敵如草嶺、瓢蟲等的套用。

相關詞條

馬蜂(膜翅目胡蜂科動物)馬蜂,學名“胡蜂”,又稱為“螞蜂”或“黃蜂”。體大身長毒性也大,膜翅目(Hymenoptera)細腰亞目(Apocrita,過去稱為針尾亞目(Aculeata〕)內除蜜蜂類及螞蟻類之外...

和馬蜂和馬蜂,Polistes (Megapostes) rothneyi iwatai van der Vecht,膜翅目胡蜂科長腳黃蜂屬的一種昆蟲。...

家馬蜂家馬蜂,Polistes jadaigae Dalla,膜翅目馬蜂科長腳黃蜂屬的一種昆蟲。...... 家馬蜂,Polistes jadaigae Dalla,膜翅目馬蜂科長腳黃蜂屬的一種昆蟲。中文學名 家馬蜂 ...

我是馬蜂《我是馬蜂》是北望2011創作的網路小說,發表於起點網。...... 《我是馬蜂》是北望2011創作的網路小說,發表於起點網。中文名稱 我是馬蜂 作者 北望2011 連載...

捅馬蜂窩原意:是拿著棍棒去捅馬蜂窩,而後馬蜂四處逃竄,並會對入侵者進行反擊來保護蜂窩。 比喻:自己給自己招惹麻煩。文學方面有著名作家 馮驥才的同名小說...

殺人蜂(昆蟲)殺人蜂,又叫非洲殺人蜂、是膜翅目蜜蜂科的不同種類雜交產生;在中國國內,胡蜂和蜾蠃也有致人過敏,休克或者死亡的事件發生;但胡蜂屬於膜翅目胡蜂科;殺人蜂是由非洲...

馬蜂窩(馬蜂的蜂房)馬蜂窩是馬蜂的蜂房,馬蜂的窩是馬蜂棲息、繁殖、貯存、生活、越冬及其他活動的場所,為蜂箱內部的空脾、蜜脾、粉脾、子脾、蜂路和空間的總稱。...

馬蜂(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校長)馬蜂,男,1966年6月出生,漢族,籍貫湖北天門,大學學歷,法學碩士學位,教授,1989年7月參加工作,198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市廣播電視大學)...

斯馬蜂斯馬蜂,馬蜂科昆蟲,捕食性天敵,寄主危害作物為棉花。...... 斯馬蜂編輯 鎖定 斯馬蜂,馬蜂科昆蟲,捕食性天敵,寄主危害作物為棉花。中文學名 斯馬蜂 拉丁學名 ...

虎頭蜂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百科科學詞條編寫與套用工作項目 審核。虎頭蜂(學名:Vespa)又稱胡蜂屬,膜翅目胡蜂科的一個屬。體色鮮明通常黃黑相間,大顎發達,腹部末端的螫...

一隻馬蜂《一隻馬蜂》是中國現代著名科學家、戲劇家丁西林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描寫的是五四後覺醒的青年為爭取婚姻的自主而與守舊勢力抗戰的一幕喜劇。...

紅馬蜂紅馬蜂,Polistes mandarinas Sanssure,胡蜂科長腳黃蜂屬的一種昆蟲。...... 紅馬蜂,Polistes mandarinas Sanssure,胡蜂科長腳黃蜂屬的一種昆蟲。中文學名 紅馬蜂 ...

普通長腳馬蜂普通長腳馬蜂是馬蜂科昆蟲。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蘇、河南、山西、江西、上海等地。...

馬蜂(昆蟲)馬蜂,學名“胡蜂”,又稱為“螞蜂”或“黃蜂”。體大身長毒性也大,膜翅目(Hymenoptera)細腰亞目(Apocrita,過去稱為針尾亞目(Aculeata〕)內除蜜蜂類及螞蟻類之外...

10·9平昌馬蜂蜇人事件2014年10月9日上午,巴中市平昌縣雙鹿鄉發生一起馬蜂蜇人事件,一母親帶著不滿2歲的女兒到田地挖紅薯,不料驚擾附近松樹上比水桶還大的馬蜂窩,致使母女二人雙雙...

馬蜂怎么築巢《馬蜂怎么築巢》是2010年安徽師大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蕾。...... 《馬蜂怎么築巢》是2010年安徽師大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蕾。作者 張蕾 ISBN ...

黃蜂(膜翅目動物)黃蜂學名“胡蜂”、又名“螞蜂”或“馬蜂”。體大身長毒性也大,膜翅目(Hymenoptera)細腰亞目(Apocrita,過去稱為針尾亞目(Aculeata〕)內除蜜蜂類及螞蟻類之外的...

胡蜂(昆蟲綱動物)胡蜂的別名還為:黃蜂、馬蜂、地王蜂(廣西)、地龍蜂、紅頭蜂(雲南、貴州)、大土蜂(台語);台灣大虎頭蜂;中華大虎頭蜂;黑腰蜂(雲南、貴州)。其主要分布於我國...

胡蜂毒1.當被馬蜂蟄傷後,局部皮膚會出現疼痛和搔癢,還會伴有紅腫熱等過敏刺激和局部炎症反應。如果蜜蜂的毒針刺到皮膚里,一定要取出來。 [4] ...

黃蜂築巢黃蜂就是馬蜂,春天時在陽台的牆縫裡築了巢,嗡嗡嚶嚶,不時地有起飛和返航,小小的陽台一下成了熱鬧的空軍基地,給一家人造成威脅。如果要想毀掉這個基地和裡面的...

胡蜂科目前這套系統被學者普遍接受並沿用,這6個亞科分別為,胡蜂亞科,馬蜂亞科,狹腹胡蜂亞科,蜾蠃亞科,猶胡蜂亞科,馬薩胡蜂亞科。前五種以肉食性為主,而馬薩胡蜂亞科取...

馬齒莧(馬齒莧科馬齒莧屬植物)同義詞 馬蜂菜一般指馬齒莧(馬齒莧科馬齒莧屬植物) 馬齒莧(學名:Portulaca oleracea L.)一年生草本,全株無毛。莖平臥,伏地鋪散,枝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葉互生,...

大黃蜂(動物)大黃蜂學名“胡蜂”、又名“螞蜂”或“馬蜂”。體大身長毒性也大,膜翅目細腰亞目(Apocrita,過去稱為針尾亞目內除蜜蜂類及螞蟻類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蟲。是一種...

胡蜂總科本總科共分11科:胡蜂科(Vespidae)、馬蜂科(Polislidae)、蜾蠃科(Eumenidae)、鈴腹胡蜂科(Ropali-胡蜂總科 diidae)、狹腹胡蜂科 (Stenogastridae)、異腹胡蜂...

地黃蜂地黃蜂屬廣東省自然繁殖的土特產,它主要有兩個品種,一是“鬼頭蜂”,因其腰部為黑色而得名,它不但兇猛,且毒性大;二是“黃腰蜂”,因其腰部為黃色而得名,其...

熱門詞條

微笑Pasta

MAC

朱敬一

金孝珍

曹操傳修改器

近鄉情怯

親子關係

冬季到台北來看雨

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

滑雪大冒險

田壘

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

SKU

記憶力

甜菜根

苦苓

Akinator

Wildfire

263電影網

紫菜

kipling

還是愛著你

創世三國

地圖舌

麵包工廠

水月亭

玉山銀行

大愛新聞

相关推荐

世界杯图标、徽标、符号
【葫芦娃】游戏中有必要知道的东西(小众向
日产和现代谁更好一点?过来人: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或许你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