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前估值

投前估值

在过去,VC通常都是以“投前估值”进行投资的。如果你在公司投前估值(比如1000万)的基础上加上你将要融进来的资金(比如200万),你就会得到你的投后估值了。

投前估值(1000万)+融资(200万)=投后估值(1200万)

也就是说现在投资人将会拥有你的公司的200万/1200万=16.7%

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大概2009年,因为此前的投资基本上都是来自一到两个投资人而已,且此前在初创企业早期的融资中通常还没有“可转换债券”的介入,同时也不像现在的一轮融资活动中动不动还会冒出20多个天使投资和6个种子投资出来。

所以投资交易中一般只会涉及一个VC或者两个VC,故当时对一个投资的描述经常使用的说法就是“在20美元的基础上再融资5美元”,事实上指的就是在2000万美元的“投前估值”的基础上再融资500万美元。

公司估值融资后我的股权怎样变化,如何计算?

案例:假设我们现在暂时老板给每个合伙人10%股权+20K月薪,我们注册资金是300万。也就是小明现在是30万股。

如果半年后公司投后估值1亿,有a轮的投资2000万,占20%,那么小明的股权怎么变化?

公司估值在风险投资中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决定了投资人的投资可获得的股权比例。

公司估值可分为投资前估值和投资后估值,二者的关系为:

投资后估值=投资前估值+投资额;

而投资人获得的公司股权比例=投资额÷投资后估值。

举例:

公司投资前估值8000万,投资2000万,则投资后的估值为1亿。

获得的股权比例为2000万÷1亿的所得商,也就是20%。

公司估值以及投资人的投资额决定了投资人获得的股权比例。

但是公司估值是无法反映到工商登记层面的。

公司估值和投资额所决定的股权比例,要通过投资额相应部分进入公司注册资本的方式来得以体现。

根据上面的例子展开,投资2000万,投资后估值1亿,那么就获得20%的股权。

公司注册资本为300万,设2000万投资款进入注册资本的数额为X,那么X÷(X+300万)=20%,则X=75万

也就是说,2000万投资额,75万进入注册资本,注册资本成为375万,其余都进入资本公积。故你的股权在融资后变为8%,也就是你持有的那部分股份的估值是800万。

在这里,进一步将投资估值和同比稀释拆分做个简单理解:

1、首先要明确,估值分为投前估值和投后估值;投前估值指的就是投资人进入前,企业或者投资机构给予企业的投资价值评估;而投后估值=投资前估值+投资额,而投资人获得的股权比例=投资额/投资后估值

2、同比稀释:

上述也说了,公司投资前估值8000万,投资2000万,则投资后的估值为1亿。获得的股权比例为:2000万/1亿则就是20%。

公司估值以及投资人的投资额,决定了投资人获得的股权比例。但是上面也说了,公司估值公司估值是无法反映到工商登记层面的。要通过投资额相应部分进入公司注册资本的方式来得以体现。

也就是说,2000万投资额,75万进入注册资本,注册资本成为了375万,其余的都进入资本公积了。

根据上述案例提到的问题,简单理解同比稀释的概念:

投资人占20%,个人股东股权占比打个8折——假设投前是10%,那么投后就是:8%;

同样的,投资人占30%,个人股东股权占比打个7折——假设投前是10%,那么投后就是:7%。

相关推荐

码转米换算器 - 长度单位转换
设置和使用 iCloud 通讯录
北京掌中飞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掌中飞天 游戏 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服务;技术咨询;计算机方面的技术培训;销售电子产品、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通信设备;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承办展览展示活动;信息服务业务(不含互联网信息服务)(增值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