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农业生产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直接导致地方豪强势力的崛起[5]。

由于中央政府政治黑暗,十常侍横行朝野,对地方的控制越加衰弱,造成土地兼并问题日益恶化,而人民饱受此现象的苦果,加上天灾与瘟疫的双重打击,他们于是纷纷起来造反,发动大规模的叛乱[5],最著名者是黄巾之乱。

时代的动荡不安,也使地方豪强有了崛起的机会,他们一开始靠着自己的财力组织自己的武装军队保卫家园,后来就逐渐演变成拥有私人武力的军阀,如曹操、刘备等人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崭露头角,中央政府由于不修政事,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是无能为力[5],反而需要他们维持地方稳定。

地方豪强发展到后期,又逐渐分化为士族与寒门两个阵营。其中,士族在土地与权势上占有了优势,也因此拥有垄断政府高层的实力,形成了三国两晋时期特殊的士族政治[5]。

社会现况方面,当时的年轻人,喜爱用言语攻击长辈。[6]

刺史改州牧

编辑

除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是造成地方豪强兴起的诱因之外,刺史制度的变动,则是造成群雄割据的主因[7]。

刺史制度源自西汉武帝时期,本意是用等级低的官员监察等级高的官员,以达到制衡的目的(以六条问事制衡官员),尽管刺史的权力越来越大,但是始终没有统领一州的法定权力和信度。不过到了东汉灵帝时,因刺史多死于黄巾之乱、凉州之乱,他接受刘焉的建议,将各州刺史改称州牧。于是,刺史成为地方的官员,从原本的中央和郡、县之间加入州一级,成为中央、州、郡、县的四级结构。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7]。

这样的情况持续的结果,使各个州牧纷纷利用天下大乱,名正言顺在地方割据势力,而那些未被改为州牧的刺史和郡守,也趁机扩大权利和武装力量,还有人在战乱中自封为州牧和刺史,如此一来,等于宣告东汉政府的实质统治力已经名存实亡[7]。

地方割据

编辑

当时东汉共分为十三个州,每个都有豪强割据。各方势力彼此互相交战,百姓生活自然非常不好[8]。

在这些割据势力中,曹操、袁绍、袁术、孙坚父子与刘备等人为著名的势力外,另外还有一些势力的崛起经过,更能呈现出乱世所发展出的不同模式[8]。

首先是刘表,他就是典型的受惠于刺史改州牧政策的地方统治者。刘表成为荆州牧,掌握荆州的军政大权。他在乱世之中,先杀孙坚,后抗曹操,成为天下举足轻重的力量,不过刘表过于保守多疑,宠信奸佞,又受荆州蒯、蔡两大世家的挟制,晚年遭遇长沙太守张羡父子的叛乱,又废长立幼导致长子刘琦自请出镇江夏。他死后,次子刘琮继位,曹操统一北方,开始南征,刘琮便举众投降[8]。

接下来是刘焉、刘璋父子,刘焉向汉灵帝提出刺史改州牧的建议,而后主动申请赴任益州牧,到了该地后,一方面扫除地方势力,加强自身的统治;另一方面公然断绝益州与中央的联系,成为益州的一方之霸,他死后,由其子刘璋继承其位,最后由刘备所降服[8]。

领兵的武将如韩遂、马腾等人,也是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来源的一大途径。他们曾一再击败中央政府的军队,而声名大噪,后又归顺掌控朝廷的李傕、郭汜

,不过后来发生内斗情况,最终被曹操所分化击败[8]。

此外,民间出现了很多以宗教形式出现的武装集团,例如张角领导的黄巾军就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支。另外还有一支持续时间最长的民间割据势力,那就是张鲁在汉中地区领导的五斗米道教众[8]。凉州枹罕的宋建则自立为“河首平汉王”,设百官改年号,并割据三十年;宋建以王的身份建国(有百官制及年号),为历史之先。

割据势力列表

编辑

各地势力

统治区域

统治时间

各地势力

统治区域

统治时间

河北地区(青、冀、并、幽四州)

袁绍;后继者分裂为袁谭、袁尚

冀州、青州、幽州、并州

189-207

公孙瓒

幽州右北平

187-199

公孙度;后继者为公孙康、公孙恭、公孙渊(公孙渊称燕王、燕国为孙吴从属国)

幽州辽东

189-238

刘虞

幽州

187-193

张杨

并州上党

190-198

张燕

并州黑山一带

185-205

韩馥

冀州魏郡

189-191

中原地区(司隶三河及徐、豫、兖三州)

曹操、后继者为曹丕(及后曹丕篡汉建立曹魏)

兖州、豫州、司隶、徐州、冀州、青州、并州、幽州、荆州、凉州、扬州淮南

192-220建立曹魏

吕布

先后曾据长安、兖州,后据徐州

192-198

王匡

司隶河内

189-191?

袁遗

兖州山阳

189-192?

桥瑁

兖州东郡

189-190

张邈

兖州陈留

189-195

张超

徐州广陵

189-195

鲍信

兖州济北

189-192

张绣

荆州宛郡

196-199

孔融

青州北海

189-195

刘岱

兖州

189-192

陶谦

徐州

189-194

孔伷

豫州

189-190

汉江地区(荆、扬、交三州)

孙坚;后继者为孙策、孙权(及后孙权称帝建立孙吴)

曾据豫州,后据扬州、荆州、交州

186-191、194-229建立孙吴

袁术(及后僭号称帝建号仲家)

曾据荆州南阳,后据扬州淮南、寿春

189-199

刘表;后继者为刘琮

荆州北部,之后将治理范围扩及荆州南部与交州以北

190-208

刘度

荆州零陵

208-209

金旋

荆州武陵

208-209

赵范

荆州桂阳

208-209

韩玄

荆州长沙

208-209

严白虎

扬州吴郡

?-196?

士燮

交州交趾

189-211

刘繇

曾据扬州曲阿,败给孙策之后移治豫章。

192-196

陈温

扬州淮南

189-192

王朗

扬州会稽

193-197

西北、巴蜀地区(司隶三辅及凉、益二州)

刘备(及后称帝延续汉室,史称蜀汉)

先后曾据青州平原、徐州、荆州,后据益州

193-221建立蜀汉

马腾

凉州武威一带

193-214

韩遂

凉州西平、金城一带

185-215

宋建(称河首平汉王)

凉州枹罕

185?-214

刘焉,后继者为刘璋

益州

188-214

张鲁

益州汉中

189-215

李傕

雍州、司隶、凉州东部

192-198

董卓

雍州、司隶、凉州东部

188-192

结束

编辑

曹操通过征战兼并了诸多军阀,并挟持汉献帝,成为号令天下的权臣,受封魏王,仅未能征服孙权、刘备,表面称臣的公孙康家族也事实上半独立。

219年,刘备手下大将关羽发起北伐,威胁襄樊,中原震动。曹操拉拢孙权破坏孙刘联盟,终击退并斩杀关羽化解危机。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继承权位后,同年迫使献帝禅让,建立曹魏,封孙权为吴王。

次年(221年),刘备称帝,自称延续汉室,史称季汉(又称蜀汉);又次年(222年),孙权断绝对曹魏的臣属关系,自建年号,建立孙吴政权,并在229年称帝。

相关推荐

[天下足球]世界杯往事 齐达内:无问成败
OPPO A33(全网通)
微钱包在哪里?探索数字支付的未来与安全性